站桩时,“沉肩坠肘”与“肩撑肘横”到底哪个正确?为什么?

彩虹百科 99 0

肩坠肘是在练套路或者站混元桩的时候才有的要领,在无极桩的训练当中,是没有这个要领的,所以放到最后来讲解。顾名思义,是肩膀和手肘要往下掉的感觉,而人的肩膀和手肘是人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位,怎么能才能产生位移呢?而且大成拳要求肩撑肘横,那这个横和坠方向不一样,怎么都能出功夫呢?其实这里的沉和坠,还有横,是一种人体的感觉,而不是真实的位移。太极拳的前辈描述这个要领,是说肩与肘常常有下坠之意。虽然说法无误,但是在今天来讲,尤其是没有师父指点的情况下,是断然无法正确体悟的。

究其目的,是为了将手、肘、肩、背、腰有机整合起来,形成整劲。肘是小臂与大臂整劲与否的关键,肩是大臂与背腰整劲与否的关键。一般来讲,做到含胸拔背的时候沉肩也做到了,因为沉肩要领是要把上肢传来的力量传导到背和腰上,所以在站混元桩时,沉肩的感觉,是好像把整条手臂放到肩膀上的感觉。通过胳膊大筋的转化,由肩膀承受整条手臂的重力,然后再将这个重力悬挂转嫁给脊柱,这样肩膀自然压着躯干,能感觉到肩膀往下沉的感觉,因此前辈们体悟的时候,就把这个要领形象的叫做了沉肩。

坠肘也是一样,需要将手臂的力量传导给大臂,把小臂与大臂巧妙组合,形成整劲。因此手肘不能伸直,大家都知道手肘是尺骨和挠骨和大臂骨形成的球窝关节,如果伸直了,关节失去了圆转通顺的功能,容易受伤。武术内劲上讲,小臂和大臂的力量不能顺达,不能形成整劲,而是两个力量相互对冲,因此肘关节会承受双方力量,从而受伤。坠肘的真正意义,本人揣摩,是要求肘部不伸直和手筋圆撑的意义。

坠肘,在肘部不伸直角度意义重大,只要肘部有下坠感,那就肯定不会是直的,劲力往来传送就容易顺达,不容易相冲。而前辈为什么要用这个坠字呢?也是有讲究的,因为内家拳要求放松,松开的要领不是让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,完全的瘫软。而是要让肌肉松开,完全的放松肌肉,然后把重力让筋骨来承担。做一个比喻,筋骨构成了一个架子,晾衣服的架子,肌肉就是挂在架子上的衣服,那这个衣服架子的感觉是什么样的,有东西往下坠是不是?所以前辈们在描述这个要领的时候,就非常精准的用了坠肘这个词。但是不经过体悟,或者是我这样用现代的知识和语言描述,是难以理解的,这也是传统武术传承中密不外传的窍要,不指点你,一辈子都难以体悟到。当然在现代的社会环境当中,这也是传统武术的弊病。大家生活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就是完全的告诉徒弟了,也不一定能有坚持训练下来的,更何况还有怀有某种顾虑有所保留的传授弟子。

肘横既然跟坠肘一样能出功夫,有什么不同呢?答案是没有不同,不同的是文字描述。前辈们描述的是直接的自身体悟,体悟角度不同,文字描述也不同。其实要领是一样的,我在上段文字介绍过,一个是肘部不伸直,一个是手筋圆撑。这两个感觉分别对应坠肘和肘横。肘横是手筋撑圆的一个现象,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内家拳奥秘就在于重新构建一套筋骨支撑的架构和发力体系。而正常情况下手筋够用,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那手筋是一种没有撑开的状态。手筋不撑开,那手筋就得不到锻炼,想锻炼手筋,就不能让手筋处于这个最短的自然的状态。然而手筋是人体里头的,又不能人为的拖拽,怎么办?那就用关节弯曲来改变,因为直线最短,弯曲一些的话,手筋就要撑开一些,由此,就可以达到锻炼手筋的目的。像劳宫吸空,涌泉吸空,这都是这个道理,劳宫吸空和涌泉吸空,也是利用筋稍的弯曲来撑开筋稍的目的和作用。同理,肘部也是,肘部撑圆,手筋就得到适当的锻炼,有拉伸感,但不像伸直胳膊那样拉伸感强烈,其实这就涉及到中庸的文化,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,中庸思想也处处体现。我们要锻炼筋骨,却不支持极端的锻炼。我们要撑开筋骨,却不赞成完全的最大幅度的去撑开,刚刚好就够了。而肘部的撑圆就是这种中庸的状态,太刚易折,太柔易泄。撑圆肘部大筋的感觉,这是横向的,注意肌肉放松状态的感觉是纵向的。所以前者描述这个状态,就用肘横来描述,后者用坠肘来描述。(本文摘自刘永文老师《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》淘宝上搜书名就能找到)

站桩时,“沉肩坠肘”与“肩撑肘横”到底哪个正确?为什么?-第1张图片-彩虹百科

站桩时,“沉肩坠肘”与“肩撑肘横”到底哪个正确?为什么?-第2张图片-彩虹百科

站桩时,“沉肩坠肘”与“肩撑肘横”到底哪个正确?为什么?-第3张图片-彩虹百科

标签: 名家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