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之道 赵建红
这几天,随一位朋友陪同他的客人,在太行大峡谷,在红旗渠等景区旅游。无意中谈到了养生方面的体会。这位朋友会大讲特讲一些养生知识。我听后受益匪浅,给他做了概括总结。称之为养生之道,“你的养生之道,不过是说说而已。”他听了哈哈大笑。我进一步说“假如你的养生之道不只是说说而已,而是当真,且付诸行动。那养生之道就绝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了。”说得虽然有点象绕口令,但其实养生之道,也是信则有,管用;不信则无,连半点用都没有。道,非常之道也。首先是行动,也就是实践,实践出真知!真知是靠实践出来的,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,说三道四出来的。即便这样,也是对养生之道的“道听途说”。如若拓展一下,此养生之道,就不是彼养生之道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生之道,每位专家或者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养生理论或者套路以及体系。林林总总,大千世界。三天三夜也不能说完。各派有时也各执争论,互相拆台,各说各有理,谁也不服谁。争来争去,也没有争论出什么名堂来。倒是最后把渴望养生的人,弄得晕头转向,完全彻底糊涂了。
我的父母他们就是这样“难得糊涂”的人。家里到处都是养生方面的包装袋子,养生方面的器具。比如切菜刀、水果刀、剪刀。刀有钢打的,铁打的,搪瓷的,还有木制的。吃饭用的锅碗筷子,菜盆子,水杯等等一切餐具,应有尽有,无所不有。都是有好事的人白给的。奶制品更是花样翻新,跟超市里的绝对不一样。你超市叫张三,我这里叫李四;你超市卖牛奶,我张罗的是羊奶。你有你的千条计,我有我的拙主意。反正一条,我比你的都好,我比你的都贵。据调查,这些搞活动的人,有的是特别流动小分队。外地的干活,说着一口流利的“扑通话”。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。搞完活动,达到目的就走人。“说走咱就走,风风火火闯九州”。还有本地的一族,熟人托熟人,神神秘秘,把自己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,好得不得了,仿佛你不买就会遗憾终生,后悔一辈子的。那这样的东西有人要吗?有啊。太有了。那都是谁要啊?都是我们可爱可亲的老人。都是我们的父母亲。纵观这些推销者的伎俩,最大的也是致命的办法就是口甜。阿姨长阿姨短,爷爷奶奶,大叔大伯,甚至会叫爹叫娘。其次就是诱饵。分几步进行,先舍,疯狂给老人发东西,当然都是小恩小惠。然后又是赔本奉送,再就是高价买一送一或者是绝无仅有了,“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”了。你想老人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好的人啊。“真情象草原广阔”,“只教人生死相许”。所以老人家里都有诸如蜂胶、藏药、长寿口服液、壮骨冲剂、狗皮膏药等等。什么祖传的、什么宫廷的等等,绝对真货,假一赔十。真是“海誓山盟的表演”。那些大行其道,轰轰烈烈兜售者,自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所谓“养生之道”,而对于这些真实的谎言,老人们宁肯信其有,信其真,即使上当受骗,也心甘情愿。这里面也有老人们自己追求甚至是渴望的“养生之道”。正是这两种“养生之道”的不谋而合,才“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”,本来是骗局,本来是灾难,变得乐此不疲,层出不穷。
至此我特别欣赏季羡林的“养生之道”了。“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,有什么秘诀。我的回答是:没有秘诀,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。”季老有一个三不主义,就是“不锻炼,不挑食,不嘀咕。”不刻意去锻炼,为锻炼而锻炼。反对锻炼主义。季老说他的两个朋友十分注重养生之道,每天都要锻炼身体。“如果真有用也就罢了。他们二人,一个先我而去,一个卧床在家,不能出门。”季老说最好锻炼就是工作。不挑食,好理解。不挑三拣四,不挑肥拣瘦。什么都吃,营养均衡。至于不嘀咕,就是从来不为自己的健康而愁眉苦脸。有的人无病装病。有的人没病幻想着自己有病。就这么嘀嘀咕咕,腻腻歪歪,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也?”季老的养生之道就是“养生无术是有术。”这话看似深奥,其实极为简单明了。
标签: 养生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