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好处

彩虹百科 23 0

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“医圣”张仲景的名著《伤寒杂病论》的“金匮肾气丸”(即桂附地黄丸)。至北宋,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,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。遂从“金匮肾气丸”入手,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:六味地黄丸。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。

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

1.治疗肾盂肾炎

六味地黄丸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,增强全身及肾脏局部的防御功能,适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,在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加服六味地黄丸效果明显。

2.扩张血管

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适当的服用六味地黄丸,还能够有效的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,除此之外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身体改善受损的肾脏功能。

3.提高免疫力

六味地黄丸里面有很多对身体好的中草药,可以激活身体里面细胞的免疫功能,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抗体,帮助低于更多的细菌与病毒,这样就会降低生病的概率,免疫力会慢慢提高,还能预防扁桃体以及感冒的发生。

4.滋补肾阴

从药方的组成来看,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(补肾阴、补肝阴、补脾阴)的效果,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;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,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;山药能健脾益肾,通过健脾来补后天。由此可以看出,六味地黄丸更适用于阴虚,阳虚者则应选择更适合的药物。

5.增强性功能

改善性腺功能障碍,通过作用于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,促进精子生成,提高精子活动率,增强性功能。

6.治疗更年期综合征

本病常伴有潮红、潮热、出汗、焦急、心悸、急躁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症。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-9克,每日服2-3次,连服3个月,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。

7.降血脂

对血脂的影响,可明显降低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和磷脂,增加高密度脂蛋白,提高HDL-C/TC的比值,促进脂质代谢,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。

8.预防心脑血管疾病

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就是由于血管堵塞引发的,六味地黄丸可以帮助疏通血管,这样就能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了,心脏以及大脑就可以及时获得充足的氧分以及营养成分,这样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就会就会减少了。

以上就是对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回答,虽然六味地黄丸是一个对人体很好的东西,但是也不能盲目使用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

吃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好处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

六味地黄丸是人们都熟知的一种中成药,应该很多人还曾经服用过,对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,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一种治疗肾虚的中药,但是六味地黄丸绝不仅仅是治疗肾虚哦,那么吃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好处?一起来看看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。

1、治疗糖尿病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,每日服2-3次,治疗轻(中)型糖尿病效果良好,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。

2、消除肾炎蛋白尿

急性肾炎患者,经治疗水肿消失,但尿蛋白仍存在,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-9克,每日服2-3次,服1-2个月后可消失。

3、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,一日服2次,连续服半年至一年,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。

4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

本病常伴有潮红、潮热、出汗、焦急、心悸、急躁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症。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-9克,每日服2-3次,连服3个月,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。

5、治疗五更泻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,每日服3次。

6、治疗复发性口疮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-9克,每日服2-3次,一般服3-5天可见效,且愈后很少复发。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。

7、治疗牙周脓肿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,每日服3次,服3-5天可减轻症状。

8、治疗慢性鼻炎

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,早晚各服1次,连服2-3个月,可有明显疗效。

温馨提示:

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,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,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,停一周,或吃一周,期间停一两天。

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

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,作用是治疗肾阴亏损导致的头晕、耳鸣、腰膝酸软等症状,副作用是服用过量腹泻、腹胀等。

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,六味地黄丸的药物成分有熟地黄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等药物,辅料为蜂蜜,六味地黄丸为棕黑色的水蜜丸,味甜而酸,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补肾,用于肾阴亏损、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骨蒸潮热、盗汗遗精等,如果服用过量的六味地黄丸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、腹胀等症状,所以在用量方面一定要严遵医嘱,按时按量使用药物,不得擅自增减药量,六味地黄丸在使用时注意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,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有慢性病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,对于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,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,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,所以在用药时要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
如果用药期间症状不见好转,请及时与医师沟通或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,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避免因为自行用药,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,从而耽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