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祛湿小常识(关注一下,每周分享中医养生的小常识哦^_^)

彩虹百科 55 0

  一提到“湿气” 很多人都知道且并不陌生,更有很多人出现湿气重的现象。尤其是夏季,雨水多,这一症状就更加严重了。湿气重的危害是非常大的,从中医理论上讲“长夏养脾”,脾湿则生痰,这点大家应该能够了解。

  夏季湿气重的普遍现象有:走路感觉腿脚发沉,也有的人整天头很沉重,饮食没胃口,大便粘黏。

  那么夏季如何去湿呢?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去湿的方法。

  第一招:微汗除湿法

  中医认为水、湿、痰、饮其实是一家人,而肺乃水之上源,肺主皮毛,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。所以想要排湿,打开毛孔,湿随汗排是一个很好的途径,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祛湿办法,可以不用非得大汗淋漓,但是需要周身微微汗出为最佳,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出汗后一定不要喝冰冻饮料或者是吹空调,让汗在皮肤上自然干,这样汗出才畅,湿气才能去得快。

  除此之外,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些人皮肤上有红疹,有的人出汗后还会感觉到有点痒痒,这其实就是因为皮肤排汗不畅导致水湿之邪郁阻皮肤,时间长了就会化热所致。针对于此类人,照样可以利用微微发汗的方法来治疗。

  所以在此建议那些想要依赖药物来达到祛湿效果的患者,不妨选择运动出汗作为辅助手段,效果会变得更好。

  第二招:淡渗利湿通小便

  中医认为湿邪是阴邪,它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,而且它的粘滞之性使得它很容易留滞于脏腑经络,亦常常阻遏气机,使得气机升降失常,且湿容易和热狼狈为奸变成湿热。但湿终究还是阴邪,因此治疗湿热病时用温热的药要慎重,因此叶天士先生在《外感温热篇》指出:“热病救阴犹易,通阳最难……通阳不在温,而在利小便,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。”

  中医学家蒲辅周老先生对此曾精辟地指出:这里有个讲究,我把它概括为“淡以通阳”。病属湿热,不能用温药,只能用药味淡薄者,如芦根、茯苓皮、滑石、通草、苡米之类渗利小便,湿去热孤,阳气自通。因此祛湿用利小便之法,多用于湿热内蕴的情况,常用五苓散、四苓汤、八正散等。

  第三招健脾胃祛湿法

  相信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“为什么体内湿气总是不断的产生呢?”,为了通俗易懂些给大家打个比方,脾胃就相当于是一个抽水机,湿气就像池塘里面的水,水每天会源源不断地产生。如果抽水机正常,每天能正常的将水排出,湿气不明显;若抽水机动力不足,抽水速度慢,则排水的能力就会变差,这个时候湿气就会越来越重。所以说,脾胃虚弱的人就像是抽水机的动力不足,根本无法满足那每天排水的任务量。此时若有效健脾胃,就相当于是加强了抽水机的动力,保证了其正常运行,完成了那每日的排水量,所以湿气就自然不明显了。

  夏季多雨潮湿,脾脏最容易被“湿”困住。“因时制宜”是中医重要的养生诊疗思想。中医学认为大自然将丰富的四季变化赋予人类,同样在养生方面也应遵循规律。

  文章链接:

标签: 夏季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