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这时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白居易说:“时暑不出门,亦无宾客至。”这段时间,暑气逼人,大家都爱待在家里,不愿出门。以至于世间万物酣然安静,全都静悄悄地生长,只剩下热浪中突兀地一声声蝉鸣。
大暑
一年中变态热的节气就在明天了
江浙沪经常能出现40℃的高温天气
不仅如此,这个节气的雨水☔巨多
民间有“小暑,大暑,淹死老鼠”的谚语
所以不仅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,还要注意防汛防涝!
那么大暑天应该如何养生呢?
跟着小嘛一起来看看!
大暑节气的养生讲究跟其他节气一样,主要体现在吃方面,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:
一种是吃凉性食物
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: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。
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“吃仙草”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将其茎叶晒干后,可以做成烧仙草,广东一带叫凉粉,是一种消暑的甜品。
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,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,而且有败火的作用
另一种是吃热性食物
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来“过大暑”;湘中、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,就是大暑吃童子鸡;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需医生开药方”
大暑时节,迎来又湿又热的新格局
从大暑开始,我们就进入了丁酉年的四之气。主气太阴湿土,客气太阳寒水——也就是说,接下来这段时间里,雨水增多,湿气偏盛。此外,这股湿气加作于上一气的燥火,就是湿+热,湿热弥漫于四野,很容易耗损人的正气。老人常说,一夏无病三分虚,其实就是这个道理。
口渴难耐,嘴里像喷火一样,喝了好多水,还是感觉不过瘾。这是因为气温高,人体大量流汗,体内的正气和津液都随汗水往外流走了,身体缺少津液的充盈濡养。
吃东西总是没胃口,或者吃完之后不消化,胀气。大暑节气雨水增多,空气中到处充斥着湿漉漉的湿气,影响体内脾胃的运化,导致脾气虚,消化功能减弱。
气短,爬几层楼梯或者出去散散步,会感觉气提不起来,堵在胸口,上不到头顶,有些晕晕地。
入了三伏之后,虚热缠身,心烦焦躁,远不是生病,却让你浑身不舒服。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,是一定要为身体匡扶正气的。
体内有湿与气候及个人体质都有关系,疏通经络可以帮身体“避湿”,教给大家三个穴位,可以疏通经络避暑湿的哦!
位于腋窝顶点,腋动脉搏动处,是心经的重要穴位,可以去心脏的火毒,应常常去按揉,或者敲打,每次50下左右,最少一天两次,以疏通经络,还可调理睡眠和改善心脏不舒服。
位于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,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,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。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,以感觉到酸胀为宜。
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。它是膀胱经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。按揉此穴位,可助湿气排出,预防关节炎、腰痛等疾病的发生。建议,每次按揉或者敲打不少于50下
薏米可以利肠胃,消水肿,健脾益胃,久服轻身益气。红豆能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、补心。再加一点点的肉桂粉一起使用,可以激发身体的阳气,祛湿的效果更好,虚寒体质煮粥时加入,也可以平衡薏米的凉,味道更香甜。
材料:红豆20g,薏米20g,糙米20g,肉桂粉2g。
做法:
1、粥料浸泡3~5小时,放入电炖盅中慢炖4小时,直至红豆变软、薏米糙米开花。
2、起锅前20分钟,放入肉桂粉即可。
绿豆消暑解毒,化痰,薏米祛湿健脾,百合利湿消积,解毒,清补,理气健脾。痰多的人,身体积累了很多毒,酒毒肉毒,要解毒化痰,让身体清爽起来。
【材料】
绿豆30g,百合10g,薏米40g。
【做法】
粥料浸泡3~5小时,放入电炖盅中慢炖4小时,直至绿豆变软、薏米开花
最热的时候,别忘了给自己散散热
大暑刚好处于三伏天里最热的时候,这段时间暑气旺盛,最容易损伤人的津气了。津液外泄的同时,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,所以会出现上面我说的耗气的情况,比如乏力,心情烦躁,虚胖等等。这个时候如果不管,就会变成中暑。这种中暑被称为“阳暑”,应该以清热、补气为主。
补气的方法,可以喝黄芪粥。清热,可以按揉风池穴和太阳穴。
风池穴
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,大筋外侧凹陷处。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,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,适当揉掐,可疏风清热,开窍镇痛。
太阳穴
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,其余四指附于头部,适当按揉,可通络止痛,清热除烦。
平时上班的时候,感觉有些累了、乏了,或者心情烦躁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,倒不如闭上眼睛,给自己这5分钟的时间,好好按揉一下穴位,把心里的烦闷和疲惫都给疏散出去。
让我们抓住夏天的小尾巴,尽情过好这一夏~
标签: 节气养生